行业资讯

董明珠要造新能源汽车!格力收购珠海银隆冲击2000亿收入

正值两会期间,很多企业界两会代表对供给侧的改革落地都颇为关注。

  对于家电行业来说,在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消耗殆尽之际,对于供给侧改革的需求更加急迫一些。长期以来,家电行业为了吸引消费者抢占市场而大打价格战,工厂不断扩大规模和推出超低价家电,背后的代价是牺牲质量、工厂硬亏,而一味追求规模的代价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,从而更需要靠低价杀出血路,陷入死循环。

     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格力电器董明珠接受媒体采访。

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认为,要实现供给侧的改革落地,首先要解决两大问题:一是专利保护,让供给侧能够安心于技术研发,不必担心山寨和抄袭,设计和制造更好的国货精品;二是支持国货,使国货脱离低质低价的形象怪圈,打造真正的国货品牌。

  专利保护

  如何营造企业竞争的公平环境、保护创新企业的根本利益,特别是有效保护企业专利,打击侵权,是董明珠最为看重的。

  在保护专利、技术和人才这件事上,一向咄咄逼人的董明珠也颇感无奈,认为即便付出巨大财力也无法完全避免。

  “很多企业不愿意自己培养人,就靠高薪把别人培养了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挖走了,不仅挖人还偷技术,这方面我们感受最深。”董明珠直言,“他们用偷来的专利去卖产品,等三年官司打下来他们已经卖了几百万台,而法院最多判赔200万。这对他们来说偷得很值。”

  为此,董明珠希望政府能像美国一样,对侵权行为进行严厉处分,个人侵权应该受到刑事处分而不是行政处罚,企业侵权则应倾家荡产。有了严明的制度和规范的行为准则,才能营造好的市场环境。她强调,对侵权行为不能抱有同情心,给侵权者太多机会。

  打响中国造

  在海外市场,家电行业的“2+3”格局是业内人尽皆知的。“惠而浦&伊莱克斯+三星、LG、西门子”的格局维持了很多年,短期内难以撬动。这带来了一个问题:国产家电制造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,为什么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地位这么低下?

  这要追溯到十几年前,国产品牌走出国门时,以低价打开当地市场,廉价低端的品牌形象于是先入为主根深蒂固。

  不仅在海外市场如此,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也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。要不是空调属于半成品,需要地面销售商配合安装,而这正是国外家电品牌的弱势所在,恐怕国内家电市场也不能幸免。

 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,格力从开始就以品质为主,确保产品真材实料,稳扎稳打。产品品质有了保证,就很容易获得顾客口碑,从而由终端消费者拉动产品销售。当经销商发现格力确实能够带来销量和利润时,也就更加容易接受先付款后拿货的模式,使格力拥有大量的现金,可以继续投入到研发设计和提升工艺标准的良性循环中。

  与收购海外品牌“曲线救国”相比,董明珠更倾向于把格力品牌作为“中国造”直接推向世界市场。“2001年我们便开始尝试国际化,首站选在巴西,当时还把它当中国市场对待,结果遇到很多问题,包括法律条文、人情世故、文化差异等等。”董明珠承认,尽管当时已经在当地建厂,在市面上却很难找到格力的产品,但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了。


下一篇:中国中车打破国外高端...

Copyright 2015 - 西安易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陕ICP备16002083号

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,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,商业媒体及纸媒请先联系:entest@163.com